第4周:我的孩子能力到底怎么样? ——早期干预第4步:科学的能力评估
第4周:我的孩子能力到底怎么样?
——早期干预第4步:科学的能力评估
【第4周 阅读资料】
l 已经诊断过了,为什么还要评估
很多家长都疑惑:医院的权威专家都已经让我们填了一堆表格,对我家孩子确诊了,为什么到了机构还要花时间进行评估?
亚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分辨“诊断”和“评估”。
诊断是把儿童的共同征状归类,以让专业人士能将儿童列入某类别,例如:孤独症,也就是说——诊断必须要依赖于专业医生完成。然而,这些资料通常不足以让我们了解儿童独特的能力和学习的强项和弱项,而这个了解儿童特性的过程则称为评估。
拿孤独症来说,虽然核心障碍都一样,但是能力表现都不一样:有的孩子虽然无语言,但是有配合力、愿意模仿;有的孩子有语言,但是配合力弱,沟通性语言少……所以行业类通说的一句话:100个孤独症孩子,每个都不一样!
而专业的评估却能弥补以上不足。其可以通过各项能力的综合评估(与同龄普通孩子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孩子真正的优势与不足,衡量目前优先要干预的项目,并找到训练切入点,提出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建议。
l 孤独症干预之前的流程
孤独症的早期干预应该是个性化的,即每个孩子都应该有量身定制的干预方案。早期干预的基本流程包括——
① 对孩子的评估,以了解孩子现有的能力、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② 专业人员要与家长或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确定家长在干预中的诉求。
③ 结合评估和访谈的结果,专业人员会对孩子近期的干预目标提出建议,这些目标需要与家长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④ 当确定目标后,专业人员再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每个目标制定专门的干预计划。
⑤ 然后由一线老师来操作这些项目,即进入教学的阶段。
l 常见的评估方法
1.PEP3
在很久以前,孤独症儿童一直被视为无法评估的,孤独症儿童往往与其他残障儿童通用一套早期教育教材,比如1969年由美国残障局主持开发的“波特奇早期教育方法”(PGEE,0-6岁)。
到1979年,PEP(Schopler&Reichler,1979)首次以儿童发展角度来测试孤独症儿童。PEP有两项重大创新,第一是改变了外界认为孤独症儿童不可测试的印象,根据孤独症儿童独特的学习模式和社会性行为提供了评估方法,使评估得以进行;第二是通过评估能够发布一些具有可信度和有效度的评估数据,以标注儿童的参考发育水平。
PEP在90年被修订为PEP-R,又最终在2004年修订为PEP-3,并于当年收集了最新的数据常模,包括148名2-6岁的正常发展儿童和407名孤独症儿童的测试数据,男女比例4:1,这些基本常模数据成为了发展月龄的参考标准。
在可评估的内容上,PEP-3主要包括10个部分,其中6个部分是孩子的发展能力,包括认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小肌肉、大肌肉和模仿,另外4个部分是测量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包括情绪表达、社交互动、非语言行为特征和语言行为特征。
但由于PEP3的6个年龄段、10个方面只包含172个评估项,使得每个能力项评估的颗粒度较大,使用者还需要根据评估结果重新从训练项目库里选择合适的训练目标和计划,使得IEP与评估结果之间的关联逻辑总会显得不那么强。但另一方面的益处是,当作为一套独立的评估系统出现时,PEP3的评估项往往不是教师们选择的训练内容,其结果往往是更客观独立些。
l ABLLS
PEP3推出后,业内一直没再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评估系统,一直到1998年,两个超级学霸Partington和Sundberg凑在一起,出版了当时在ABA界极具影响力的ABLLS。
ABLLS是一套标准参考工具,具有25个核心能力区域,每一个区域都被分解多个技能点,并按照典型和复杂性排序,这些技能点都能够分解成更小、更细节的目标和任务。使用者可以通过评估有哪些技能点孩子没有掌握,并根据此科学的设置孩子的训练项目。
随着ABLLS时代的到来,评估系统开始具备了课程指南的功能,并因此产生了跟踪和监测儿童技能进展情况的系统理念。ABLLS让评估结果与训练方案之间的逻辑关联得更加紧密了。
但ABLLS也有比较明显的短板,由于没有作为基准的发育常模数据,每个技能点没有参考年龄作为标注,也没有理清技能点和技能点之间的进阶关系。使得一般经验的操作者在使用ABLLS时,往往很难确定训练内容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孩子就容易在训练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卡壳。这对操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积累。
l VB-MAPP
之后,ABLLS的两个作者分开,Partington博士继续修正了ABLLS,推出了ABLLS-R(内容进行了优化),以及大龄孤独症评估系统AFLS(目前国内尚未引入);而语言部分的作者Sundberg在2006年推出了震惊业界的VB-MAPP。
VB-MAPP包含了三个部分:里程碑评估,这个评估包含了170个重要的学习和语言里程碑,依序和均衡地跨越3个发展阶段(0-18个月,18-30个月和30-48个月);障碍评估,包含24个常见于孤独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儿童之中的关于学习和掌握语言之障碍的评估;转衔评估,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具备在一个较少限制的教育环境中学习的技能。
三个部分锁定的核心诉求分别是谱系儿童的能力发育水平、问题行为处理与融合机会。
VB-MAPP解决了ABLLS的核心痛点,它是一套基于发育标准作参考的评估系统,同时明确了同一类能力的点与点(VB-MAPP称之为“里程碑”)之间的进阶关系,使操作者有更加明确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很多里程碑的设计都非常精妙,ALSO团队在学习和研究时也忍不住赞叹。
但另一方面,VB-MAPP对操作者要求了非常高的使用门槛,操作者往往要具备相当的DTT实操基础、干预经验和理论水平,而且最好还要熟悉ABLLS体系,因为基于170个里程碑评估项给出的IEP往往还需要再分解成更小、更细节的任务,而这对家长和年轻教师而言往往是一项挑战。
说到这里可以总结下,传统的评估系统,其设计基本上本着两个出发点:补救性和矫正性,参照物是正常儿童。“补救性”的设计思路是把正常儿童在各个年龄段的能力穷举出来,不会的让他去做,跟踪训练效果,最典型的例子是丹佛早期模式(ESDM),它给出的446个评估训练项完全是参照正常孩子提取出来的,典型的谱系孩子去训练会发现很难练完,追不上普通孩子的发育进度;“矫正性”以VB-MAPP的障碍评估为代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l ALSOLIFE
ALSOLIFE评估系统在2021年已经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实证研究,证明其效度符合儿童发育常模,具有充分的可靠性,是我们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款实证有效的评估工具。
ALSOLIFE评估系统是在囊括吸收了丹佛早期模式(ESDM)、功能生活技能评估(AFLS)、夏威夷早期学习资料(HELP)、波特奇早期教育方法(PGEE)、儿童发展评估表(协康会)、孤独症发展评估系统(残联)等多套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孤独症诊断专家郭延庆大夫创设的“ALSO理念”和我国孤独症干预中的实际痛点及大龄孤独症安置的现实经验,取长补短而研发的科学评估体系。
AlsoLife 评估系统包含了
A—学业能力、认知能力(Academic and Cognitive skills)
L—生命技能、生存技能(Living skills and Life skills)
S—社会规则、社交技能(Social rules and Social skills)
6个大项,覆盖了23个能力项,455个技能点,每一个技能点都是结构完整的,包含评估内容、前置技能、训练目标、训练方案和记录表,家长只要在一套系统中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
与传统的评估系统相比,AlsoLife的参照物完全不同,因为它的参照物是成年,所有的技能点是从最终的职业技能反着推导过来的(后面的文章会详细介绍AlsoLife是如何演变来的),目的是利用孩子有限的时间优先学习最核心的技能,先备齐骨架,再丰满肌肉,以能够实现最终目标。
这种设计理念有几个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内容系统化,不会浪费时间,每个技能都有前备技能,也有进阶技能,每一个技能是为后一个技能打下基础服务的,这样就不会存在孩子一年前在练习实物配对,一年后还在练习实物配对的情况。家长也好,教师也好,都能够清晰的知道孩子今天的训练目标是什么,而这个目标又明确的联系着未来。
第二个优点是可上手性,事实上我们最大程度上降低了ALSO的使用门槛,首先我们默认所有的操作者是家长,并尽全力在评估内容、计划方案的专业性与可读可操作性中找了一个平衡。同时系统较智能化的筛选适合自己孩子的评估项目,大部分情况下家长都可以自己评估出结果。当然它可能会造成评估结果不准确而使得自动化匹配的IEP过难的问题,所以我们为每个训练项目都明确规定了它的前置技能和进阶关系,家长一旦发现有个项目无论如何都无法训练通过,就可以审查和评估孩子的前置技能,并加以训练,以确保孩子可以最终完成卡壳的训练项目。
第三个优点是内容迭代,AlsoLife是个信息化时代的大数据平台,具备天然的交互性,任何优秀的建议都有可能被采纳,每个人都可能从使用者变为建设者,前人会作为后来者的开路先锋。如同AlphaGO出现后,围棋界突然意识到,传统的定式居然是可以打破的,AlsoLife有坚定的动力,努力向更智能、更完善、更细节的方向前进。
【第4周 视频作业】:
科学的评估体系和ALSOLIFE评估平台详解
【第4周 实操作业】:
用ALSOLIFE评估系统,和配套的评估教学两用教具,给孩子做一个能力评估
【第4周 可以用到的配套教具】:
《语言训练卡片名词动词》(评估命名、卡片配对、词汇区辨时使用),《发音矫正卡》(评估口部精细动作模仿、发音时使用)